中宏网安徽3月18日电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近期,合肥骆岗公园千株梅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打卡。与此同时,含苞待放的海棠和牡丹也“想开了”,一幅绚丽的春日画卷正徐徐铺展。
三月的梅花、四月的樱花、五月的牡丹……骆岗公园的春日每月都有大片花海盛开,堪称月月有“爆款”。随着骆岗公园内繁花渐次绽放,为提升游客的赏花体验,公园特开通了赏花专线。与此同时,大片花海背后的“绣花工”们也忙碌了起来。
赏花专线上线邀你一起走“花”路
“前几日玉兰花还只是含苞待放,如今却已基本盛开。”赏花专线司机吉师傅兴奋地分享。自骆岗公园开园以来,他便一直担任观光车的驾驶工作,对园区的变化了如指掌。
据他介绍,虽然公园四季之景各有千秋,但花开之时无疑是园区最为五彩斑斓的日子。自二月份起,安徽园便日新月异,梅花逐渐盛放,粉色愈发浓郁。
随后,樱花与豆梨的盛开将为这片色彩增添白色元素。而待到芝樱、海棠、郁金香及牡丹竞相绽放时,整个园区将变得更加色彩缤纷。
“前几周,许多游客选择乘坐赏花专线前往安徽园观赏梅花。满眼皆是粉色花海,美不胜收。有的游客在车上沿途欣赏,有的则在站点下车拍照留念,园内气氛格外热闹。”吉师傅回忆。
据悉,骆岗公园此次精心规划了多条赏花专线,包括梅花专线、牡丹专线以及海棠专线。
在梅花专线上,游客可以沿途观赏安徽园内的梅花美景,并在安徽园站进行换乘,车辆将循环行驶以便乘客充分领略花的魅力。牡丹专线则沿途展示月季、芍药、牡丹等多种花卉,同样在安徽园站提供换乘服务,车辆循环运行。
而海棠专线则串联起海棠、豆梨、樱花、映山红等多种春花,游客可在映山红园站或笃信地进行换乘,车辆同样进行循环行驶。目前,梅花专线和海棠专线已经投入运营,而备受期待的牡丹专线将在牡丹花开之时向公众开放。
“花开的日子”竟是园林人最“闲”的时候
古语所言:“三分种,七分养”,而公园里每款“爆款”背后的培养方案可都大不相同,这不,一大清早,“铲土官”便已经到岗了。
3月16日一早,连续的几场春雨将安徽园里的千株梅花几乎尽数打落,粉色花瓣铺满地面,仿佛这片园子的仙气也悄然落入了凡尘。
已经在此工作三年有余的养护工何修文又开上他的三轮车,带上“家伙事”前去“绣花”了。“都说爱人如养花,所以养花是需要倾注满满爱意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拿起工具,为已过花季的梅花翻根、松土、施肥,一气呵成。
作为安徽园部分区域花卉的管家,何修文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花为伴。除了下雨下雪天,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谈及相对轻松的日子,他不假思索地说:“花开的日子。”为何花开时会更轻松些呢?“开花前要担心能不能开、开得好不好,花落后还得精心养护,防止它们被虫咬或者被冻着。”他补充。
在骆岗公园,这样的精心呵护面向每一类植物,它们都有专属的养护方案。何修文举例:“比如牡丹花,它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所以在冬季我们会掺沙翻松土壤,增加透气性。”而对于月季花区域,冬季则会用稻谷壳覆盖土壤,既能保湿,又能减少春季杂草。
因“花”制宜让每一朵鲜花绽放光彩
繁花似锦的背后,土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期施放磷、钾肥是确保繁花盛放的关键。”何修文说。对于夏季不耐高温的杜鹃花,他们会提前搭设遮阳挡;百合秋冬季休眠时,会套种百日草,既保护了百合,又丰富了秋季景观。
花开得好,土壤非常重要。骆岗公园内共有乔灌木约11.4万株,花卉品种多达145种。早在开园前,为了确保这些植物健康生长,园林团队从土壤入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改良。“我们首先收集了原始地面的表层腐殖土,这种土松散且富含养分,经过晾晒和消毒后,再通过机械化拌合厂进行精准配比。”
这座安徽省首个绿化种植土机械化拌合厂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原土、有机肥和砂按科学比例混合,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拌合的粗放模式,显著提升了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和养分含量。不仅如此,园林团队还通过整塑地形、设置排气管和碎石透水层等措施,确保每一株苗木都能在最佳环境中扎根生长。
骆岗公园内成规模的片林、片花多达20余处,一旦发生病虫害,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园区与安徽农业大学植保专业紧密合作,每月进行病虫害预报。
“我们遵循‘预防为主,辅助治疗’的原则,采用无人机喷洒预防药物,确保病虫害不会大面积爆发。”何修文解释,公园面积大,传统的人工防治方式效率低,而无人机不仅覆盖范围广,还能精准施药,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
骆岗公园的春天,是大自然的盛宴,也是园林人辛勤付出的结果。每一朵花的绽放,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随着赏花专线的开通,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到这份美丽。愿每一位到访骆岗公园的游客,都能在这条“花”路上,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与美好。(记者 庄文倩/文 图片由合肥骆岗公园、陈不二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