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7月15日电 7月17日~7月21日,2024第二十三届合肥龙虾节暨第二届合肥啤酒龙虾嘉年华将在合肥融创主题乐园脸谱广场举行。
从2002年中国合肥首届龙虾节成功举办以来,龙虾节已陪伴市民走过22个年头。它不仅铸造了合肥“中国龙虾之都”的金字招牌,更成就了一条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消费为一体的产业链。
满城虾香四溢
时间回到2002年4月,“老田龙虾”店的老板田宗峰与其他13名龙虾店的老板联名向《合肥晚报》提议,办个合肥龙虾节。当时,合肥龙虾经营户已有近千家,这一想法得到了许多龙虾经营户和市民的认可。
2002年5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02中国合肥龙虾节”举行。15万市民涌入巢湖南路示范街吃龙虾,如此火爆的场景超出了龙虾经营户的预料。
“2002中国合肥龙虾节”的火热氛围迅速影响到了龙虾市场,龙虾收购价上涨,供不应求。长丰下塘等地不少农民看到了商机,纷纷扩大了龙虾养殖规模。
合肥龙虾节“一炮而红”。
此后,合肥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办节思路,不断推陈出新,“万人龙虾饕餮盛宴”“龙虾野趣县郊自驾游”“龙虾产业高层论坛”、“龙虾节形象大使评选”、“合肥龙虾大王”评比、“我是吃虾王”吃虾比赛、“合肥龙虾”号高铁列车发车……
一系列围绕龙虾的“吃、评、赛、游”活动层出不穷,产生了巨大的节会效应、宣传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迅速打响了“合肥龙虾”品牌。合肥龙虾节越办越大,越办越精彩。
2005年,合肥龙虾节荣获“中国节庆50强”称号;2007年,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合肥全国唯一“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称号;2017年,中国渔业协会复评授予合肥“中国龙虾之都”称号。
小龙虾撬动大产业
火热的龙虾节,为合肥带来了什么?
在合肥市龙虾协会秘书长周超看来,没有龙虾节,就没有合肥龙虾的今天。
周超表示,20世纪90年代末,龙虾逐渐被部分合肥人认可,成为不少大排档起家的特色美食。但当时,全市龙虾养殖规模并不大。
直到合肥龙虾节的成功举办,小龙虾声名大噪,身价也一路攀升。一家家龙虾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农民养殖龙虾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一批专业养虾大户成长起来。此后,龙虾产业链越连越长,越连越结实,产业链触角逐步延伸到加工、出口、冷链运输、文旅等领域。
为进一步引导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合肥市正式提出了推进稻虾产业“3115”发展战略布局,从市级层面,将其列入十二条农业重点产业链,每年出台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给予支持,各县(市)也相继出台了稻虾产业发展专项政策。5年来,市县财政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8500余万元。
在政府、养殖户、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合肥龙虾经济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合肥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20.6万亩,位居全省第三,小龙虾产量12.3万吨,位居全省第二;种养面积超万亩的乡镇35个,稻虾产业从业人员超15万人;城区建成宁国路、罍街等特色龙虾街区7条,龙虾专营店1000余家,长丰县位居全国小龙虾产量前20强。
如今,合肥龙虾节不仅是节庆活动,更是城市的一张特色“名片”。每年龙虾节期间,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共同体验城市的烟火气。合肥以虾为媒,以虾会友,以虾招商,“合肥龙虾”公共品牌越叫越响亮,蹚出了一条稻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记者 卫晓敏 实习生 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