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3月20日电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庐江县是合肥早稻主产区,早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省1/5。连日来,庐江各地抢抓农时,通过智能化育秧中心开展早稻集中育秧,为春耕生产“加速”。
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正在育秧
3月19日,在庐江县余小俊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一条智能水稻育秧流水线“火力全开”,伴随着“哒哒哒”的响声,铺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等流程有条不紊,随后,一盘盘播好种的秧盘被机械臂自动码放,由工人运输至恒温暗室进行催芽。
“催芽完成后,我们还要把秧盘转入温室大棚,进行为期约25天的培育。”该合作社负责人余小俊表示,1条生产线每小时能制作1000~1200个秧盘,合作社配备了2条智能水稻育秧线,满负荷运载下,每天能制作2万多个秧盘,可满足1000亩水田用秧需求。
工人们正在大棚里摆放秧盘
“我们从3月中旬开始进行早稻育秧,预计到3月下旬结束。等到了5月份,我们还将迎来一季中稻的集中育秧高峰,那时候会比现在还要忙。”余小俊早已在心里拟好了春耕“日程表”。他说,现在集中育秧是种植大户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也为后面的机插秧做好了铺垫。
据悉,过去早稻育秧需要见天抢农时,人不离田,十分辛苦。而现在,依托智能化育秧流水线,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大幅缩短育秧时间,节省劳动力,还能让种子均匀消毒、发芽、保水保肥,有效防止病虫害侵袭,培育出来的秧苗密度和品质更高,种植也更加高效简单。
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正在育秧
庐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庐江县早稻种植面积为52.5万亩,主要品种为中早39,中早59,中组143等,种植主要模式有直播、机插、抛栽和人工移栽。今年,庐江县早谋划,多宣传,千方百计稳定早稻面积,及时发布早稻主推品种,通过培训早稻机插秧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引导规模种植主体与粮企签订订单协议等,增加早稻种植效益,提高早稻种植积极性。
“我市春播作物以水稻为主,包括早稻和一季中稻。今年全市早稻计划播种53万亩,截至3月18日,已播10万亩。”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实习生 汪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