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3月14日电 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城市末端精细化治理。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日前印发了《合肥市“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在本年度内打造6~10个具备显著示范效应、服务成效显著、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物业服务+生活服务”示范小区(点)。眼下,合肥市一批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正在探索布局“物业服务+生活服务”。
合肥森林城长者服务站每天都有人来量血压。
“物业服务+”传递社区温度
每天上午送完孙子上学,家住合肥森林城雅庭的李奶奶习惯来到小区北门的长者服务站,在这里量量血压,和她的闺蜜们一起聊聊天。“物业为我们提供一个家门口的场所,让我们可以和同龄人一起聚聚会、聊聊天。”
3月13日上午,记者在合肥森林城长者服务站看到,共享阅读区、运动健身区、休闲娱乐区、便民服务区等一应俱全,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服务站24小时开放,没有任何收费,每天下午1点左右人最多。”合肥万科物业森林城东南区驻场经理葛倩介绍,2023年,万科物业将这个幸福驿站打造成长者服务站,启用了这个家门口的“银发之家”,目前每天服务百人次左右。
在全市融创所有服务的小区,每年4月份一次的家电清洗节活动连续举办了4年。物业重点面向夏季来临前有家电清洗需求的业主,提供空调、洗衣机、冰箱、油烟机等清洗服务。清洗人员采用“第三方+复用工”模式,结合季节需求定制套餐,高性价比提供专业服务。
物业服务线上APP帮忙办
补齐社区服务短板,“物业服务+生活服务”从线下走到了线上。
在合肥经开区融创城小区记者看到,门口设有智能仓储点,除了一些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还有一些茶叶类、酒类等品质改善提升类产品。业主可以在“臻选商城”APP线上下单,10分钟免费送货上门。该小区物业通过“物业服务+社区微物流”方式,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融创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融创城一、二期项目负责人袁良洪介绍,业主还可以通过“融创归心”APP下单,预约“家修服务”。“业主下单后,我们后台有工作人员监控这个订单,对信息做实时对接,另外工程师傅手机APP也可以收到订单,能够及时跟进。他们持证上岗,提供24小时在线报修、紧急维修15分钟上门等服务。”
截至2月,融创服务安徽公司已完成“家修服务”订单超10000单、服务6000+户业主。
通过手机“住这儿”APP“到家服务”一栏,合肥万科业主可以预约包括洗衣洗鞋、送水到家、入户维修、家政保洁等多项服务。
“这是为广大业主提供的收费增值服务,业主下单后,很快就有维修师傅等上门服务。”合肥万科物业森林城西北区驻场经理沈伟估算,以到家维修服务为例,整个合肥森林城小区一个月可以接到2000单左右。
试点“物业+居家养老+护理”模式
安徽鸿鹤城市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在合肥试点“物业+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业态。
“像去年7月投运的金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便民点,覆盖和谐家园和周边15分钟生活圈小区居民近2万户,提供上门护理、康复康护、居家保洁等相关居家服务。”鸿鹤集团小马哥家政护理公司负责人刘莹莹介绍,除了助浴、助洁、助行等基础生活支持外,还会提供陪诊、慢病管理、康复训练等医疗健康服务。
鸿鹤集团已在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落地6家社区居家养老便民服务点,服务覆盖近10万户老年家庭,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社区居家养老新路径。截至2月份,累计开展居家服务5800余次,紧急救助17例,带动就业岗位120个,其中吸纳下岗职工占比75%。
“将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护理服务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我们的服务不仅满足了广大居民对‘高质量家政+养老服务’的需求,还为街道社区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刘莹莹表示,去年,鸿鹤集团“物业+居家养老与护理服务的融合与革新”项目还荣获了“2024年度全市物业行业优秀研究成果”奖项。
今年,鸿鹤集团计划在包河、高新、滨湖等再新增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便民点,同时优化现有数字化程序系统,集成在线预约、健康数据实时监测等功能。未来还将探索“物业服务+居家医疗”模式。
“物业服务+”开辟行业增值服务新赛道
《合肥市“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印发后,合肥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华军格外忙碌,一直在围绕物业创新服务与生活服务场景等议题开展调研,实地到物业企业考察。
“‘物业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在物业服务的基础上,体现‘+’的价值。当物业服务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不仅能提升业主满意度,更能为行业开辟增值服务新赛道。”李华军介绍,“物业服务+生活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物业企业向社区养老、托幼、家政、助餐等领域延伸,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居住生活需求。
李华军介绍,合肥市将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物业企业和专业的生活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多元化合作,构建市场化、专业化、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共同推动试点在社会层面的高效运作。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记者 余佼佼 实习生 李欣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