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2月19日电 2月17日,合肥市一环内下剩最大集中连片“城中村”——周谷堆城中村城市更新项目启动。
该项目启动最快的分路口社区已于去年底完成拆迁任务,第一批现代化小区将于三年内建成交付。牵涉到另一地块的周谷堆社区或于今年底完成全部拆迁,最快于明年启动建设。
市民用手机拍下拆迁政策
创新三个档次优惠政策 让村民开心交房
“周谷堆片区村内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排水、无消防通道,房屋年久失修、电线老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群众征迁改造意愿强烈。”包河区同安街道城市建设办负责人陈幼银介绍。
由于项目内的情况较为复杂,居民很多都是外来户,政策很难平衡。为此,当地街道创新做法,居民的房子可先不拆,按照推出的优惠政策先交房。政策将根据房屋面积,即400平方以下、400-800平方以及1000元以上,按每月每平方三种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政策。
“本次启动仪式主要是告知群众城中村搬迁已正式启动,一方面保障已交房群众的利益,早拆完、早建设、早安置;此外,也希望给担心能否启动征迁、还在犹豫交房与否的群众一个信心。”陈幼银表示,希望今后的交房工作,能实现成片交、大面积拆,加速推进片区拆迁工作,切实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正在拆迁的城中村城市更新项目现场
部分居民最快可于三年内搬进新居
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
作为合肥市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周谷堆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涉及周谷堆社区与分路口社区的五个城中村及周边共计约87万平方米征迁面积。
“此次拆迁启动仪式主要针对周谷堆社区,该社区内的四个城中村,即张大郢、张小郢、淝河郢、新河埂郢,也是一环内剩下最大的集中连片‘城中村’。”陈幼银介绍。
他表示,周谷堆社区城中村拆除量较大,自2023年4月周谷堆片区启动危旧房搬迁腾空移交工作启动以来,周谷堆社区城中村危险房屋搬迁腾空移交协议签订率已达82%。
为改善住户居住环境,街道及社区结合实际,从2024年12月起启动了周谷堆社区城中村的交拆工作,对自愿交房拆除的居民开具交房验收单,截至目前,已签订交拆验收单已签800余户,交拆面积达25万平方米。
除了此次周谷堆社区,项目涉及到的另一个社区——分路口社区已于去年底完成拆迁任务,第一批现代化小区将于三年内建成交付,届时分路口社区的居民可最先搬进新居。
2023年4月,周谷堆片区启动危旧房搬迁腾空移交工作;2023年9月,分路口社区吴大郢城中村率先启动项目征收,周谷堆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敲下房屋拆除“第一锤”。
周谷堆城中村城市更新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周谷堆片区内所有城中村已全部启动改造。
周谷堆片区全貌,红色区域内是周谷堆片区拆迁区域
今年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三年征迁任务
去年,合肥市方兴湖等3个片区综合开发启动实施,104个城中村征迁任务完成近七成,改造老旧小区110个,建设保障性住房7800多套,建成棚改安置房3.9万套,完成“保交房”3.4万套,二次供水小区改造任务提前完成,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
今年,合肥市将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在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中,持续推进四里河左岸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十五里河等6个片区综合开发,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三年征迁任务。另外,改造提升老旧小区89个,完成城市危旧房改造1000套,常态化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相关链接:
周谷堆在解放初期属于庐州城的郊区,当时还只是一个自然郢,居住的都是以种田、种菜为生的农民。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合肥发展壮大,此处进行了拆迁,把自然郢变成了合肥市的一部分。
1992年,由合肥农副产品公司在此选址,建立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这里曾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2015年,周谷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搬迁至瑶海区大兴镇,蔬菜、水果、水产及畜禽肉类、副食品(干货)、粮油五大主营业务陆续搬迁。对于老合肥人来说这是一个地标式建筑,承载着合肥人一段美好的记忆。
农贸批发市场搬走后,淝河路两边的商铺还很多,市场内一些闲置的商铺也陆续迎来了新的客商,建起了旧货交易市场、花鸟鱼虫交易市场、古玩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如今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周谷堆市场也成了合肥人的淘宝之地,为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记者 王峰/文 通讯员 毕芃 程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