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3月4日电 3月2日下午,合肥市数字经济协会筹备会在合肥市新站工人文化宫7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协会筹备组主要负责人岳柯召集主持,省市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等筹备组成员十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协会成立筹备工作及未来发展规划,旨在为合肥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凝聚共识,擘画蓝图。
聚焦筹备:夯实基础,规范发展
协会筹备组负责人岳柯现场宣读了有关主管部门及登记部门的批复文件,并就协会成立背景发言。据透露,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成立协会是顺应国家战略、助力合肥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关键举措。协会由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等行业企业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相关专家联合发起。
筹备组秘书处负责人详细汇报了筹备进展,目前已完成组织架构搭建、章程草案拟定、会费管理办法草案制定等工作,截至2月底已经有近8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100余位专家会员提出入会申请,初步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会上,全体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合肥市数字经济协会章程(草案)》和《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草案)》,下一步将等待会员大会表决通过,此举标志着协会成立迈出实质性一步。
共谋未来:六大方向,多项措施
围绕协会未来目标与规划,筹备组提出“搭建平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人才培育、生态优化、区域协同”六大核心方向。短期目标包括完成协会注册、举办长三角数字经济论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等;长期目标则聚焦打造全国影响力平台、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为促进产业升级,协会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如优化布局: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打造协同共生的产业集群;强化技术攻关:联合高校与企业突破量子信息、AI等领域“卡脖子”技术;赋能企业转型:设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解决方案;引育高端人才:构建“订单式”培养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深化区域合作:联动长三角协会资源,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等。
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就“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论坛暨协会成立大会”筹备方案、协会未来规划等展开研讨,提出整合区域资源、加强跨省合作等建议,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成果丰硕。
助力发展:打造数字高地,赋能城市发展
据了解,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GDP占比不断提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安徽省也积极响应,发布《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年来,合肥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新一线城市,已形成显著优势,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持续完善;坐拥3个国家实验室、13个大科学装置及中科大、合工大等顶尖高校,创新资源富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中国声谷”等园区成为全国标杆。依托这些优势,协会将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医疗、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量子信息、数字医疗等新兴产业,助力合肥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会议最后强调,协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助力政策落地、反映企业诉求,并通过举办活动、打造数字城市示范场景等活动,助力全面提升合肥数字经济影响力。本次筹备会的成功召开,为合肥市数字经济协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协会筹备组将择机召开会员大会和成立仪式,凝聚各方力量,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合肥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图文 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