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3月5日电 这几天,一辆载有20万株“合肥产”特色月季的货轮,正朝着印度洋驶向中东,预计3月中旬抵达阿联酋迪拜。
这是全省首次出口迪拜的花木订单。去年12月,位于合肥肥西的中部花木城丰乐自贸园与迪拜有关公司签订了3亿元的花木出口订单,苗木与花卉将用于当地的沙漠治理和公园绿化等项目。
这并非合肥花木首次“出海”。
从普通盆栽到乡土苗木再到特色树种……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安徽开放通道日益通畅,“合肥产”苗木花卉持续走俏海外市场,“朋友圈”不断扩大,由此催生的“美丽经济”正在全球各地焕发勃勃生机。
“邂逅”迪拜王子
3亿元的订单不是小数目,合肥与迪拜又相距6000公里,“合肥花”如何与迪拜能牵上线?
2月25日,记者走进中部花木城丰乐自贸园寻找“答案”。
这一天,也是迪拜亿元订单的第二批货物发货时间,只见两辆集装箱卡车停在园区,载满了蒂娜、红木香、胭脂扣等18个品种的20万株月季花。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汽车缓缓从园区驶出,这些花卉将先陆运到上海杨浦港,再由海运,大约20多天到达迪拜。
提起这笔订单,中部花木城自贸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茂林坦言,“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24年12月,中部花木城自贸园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客人——迪拜王子。王子此次来访的目的很简单,正在建设的迪拜乐园需要采购100万株苗木花卉,他们一行在国内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经过多方联系和筛选,他们来到了合肥。
订单价值3亿元、数量如此庞大、要求半年内全部到货,并提供科学的苗木花卉养护技术支持……这些外人看起来颇有难度的“挑战”,在深耕30年苗木花卉的钟茂林眼中,似乎并不难完成。
“苗木花卉的数量、品质、发货时效我们都能保障,你放心。”钟茂林拍了拍胸脯说。
他的底气一半源于肥西当地成熟的苗木花卉产业,一半则源于企业各类完备的进出口证照和资质。
去年12月,在国家相关部门、安徽省林业局、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的大力支持下,中部花木城自贸园有限公司与迪拜有关公司签订了3亿元的肥西花木出口订单。
今年1月13日,第一批适宜当地气候的苗木花卉从合肥发车,紫薇、樱花、红枫、雪松、银杏等十多种肥西本土产苗木,装了10辆集装箱卡车。
作为全省首次出口迪拜的花木订单,为了确保苗木在长途运输中的存活率,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马虎。
“尤其是保湿杀菌这一块要求很严格,标准化一比七的土球,要用保鲜膜保湿,消菌消杀,再用泥炭土包装并用保鲜膜包起来,之后再用胶缠起来,确保每棵树运过去万无一失。”钟茂林说。
这笔订单是首次开拓了迪拜市场,更给合肥苗木产业带来了积极意义。
“这不仅仅是肥西,也是安徽花木发展史上一件大喜事。”钟茂林介绍,卖了100万株苗木花卉,一下子就去掉了肥西苗木近1/3库存;这些苗木从苗农手上收购而来,将原本苗木的“白菜价”拉回到基本价或更高,普遍价格提高了1.5倍以上。
“这笔订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在海外提升了肥西知名度,让一批批苗农们对肥西花木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信心更足了。”钟茂林表示。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成为这个“有准备的人”,藏着合肥苗木人一段艰难的转型故事。
今年51岁的钟茂林与苗木花卉打了半辈子交道,或许正如他名字“茂林”一般,与苗木结下渊源。
1993年,他从安徽农业大学园林设计系毕业;1996年,创始成立合肥茂林园艺有限公司;2013年走出肥西县,任全椒花木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成立中部花木城市场运营服务中心,成立肥西花木城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结合多家苗企创立中部花木商情……
这期间,钟茂林见证了苗木花卉市场的火热,无论是市政工程建设还是房地产开发,苗木花卉都是不可或缺的“点缀”。
不仅是合肥,全国各地苗农们种苗育苗的热情空前高涨,一株株苗木就好似“摇钱树”般在各地迅速扩张。
2016年,钟茂林敏锐地察觉到,苗木的价格开始走低,以一株6公分的桂花树为例,过去260元/株的身价,如今已缩水了将近3/4。而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树苗销售是有黄金期的,青春期的树苗成活率高,更适合绿化园林等种植,等树苗成了小老树,卖又买不上价,砍又舍不得,苗农只能干着急。”钟茂林说。
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何不去国外市场寻找机遇?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2017年,钟茂林独自赴匈牙利参加欧洲花卉园艺展,除了几件个人行李外,他携带了100多株本土树苗参展。
“国外苗木的价格是国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我带过去的树种他们都没见过,非常感兴趣。”钟茂林告诉记者,那次参展,他成交了30万元的果树订单,国外的市场空间,让他信心满满,决定下决心走出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现实很快给钟茂林浇了一盆冷水,千辛万苦从匈牙利拉来的苗木订单因为资质不够而无法出口,只能辗转委托第三方具有出口资质的苗木公司代为交易,因此额外支出了7万元的手续费,加上参展来回的8万元路费和运输费。
尽管这一趟盈利并不多,但“走出去”的意愿,似一束火苗已在心中点燃。
工人们正在打包搬运即将出口迪拜的苗木
政企携手催生海外“美丽经济”
钟茂林深刻地意识到,“出海”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懂如何“走出去”。
2017年参展回来后,钟茂林就着手准备办理各种花木进出口的证照。
4年间,公司相继拿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发的《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资格证书》《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以及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苗木进口和出口资质的企业。
此时,一个重大政策传来,让“走出去”迎来关键性的转机。
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随之而来是合肥片区落地启动。
抓住这一政策机遇,2022年,钟茂林申创了“中部花木城丰乐自贸园”的牌子,专注于打造苗木花卉进出口自由贸易园区。
“这个园区一期占地260亩,有温室大棚12.8万平方米,拥有各类检疫检测设备,我们组建了以安农大为主的专家团队,具备国家隔离苗圃资质。”钟茂林介绍。
在园区的西边,搭建着一排排的钢架大棚,这里是花木的“隔离区”,摆放着待检的各类花木。
“我们根据国外客户订单,从国内苗农手中收购苗木,运来放在这里3个月,再培育、观察,海关同步按5%进行抽检,合格了才允许出关。”钟茂林告诉记者。
近年来,园区针对不同国家出口不同品种产品,其中以小盆栽和乡土绿化苗、多肉植物为主,出口业务涉及日、韩、美、加、中东、中亚等国家及地区。
如果说重大政策的落地,助力“合肥造”苗木“走出去”。那么“官方”的服务保障,则让“走出去”的步伐更顺畅。
以这次的迪拜订单为例,肥西县县长召开协调会,要求县直各单位一路热情服务;庐州海关派出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代签外贸合同、引入国内到港清关、隔离施种等一站式服务……
“公司所有的出口订单海关工作人员都是上门服务,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一个电话就赶过来。”钟茂林感慨,在各方支持下,他也有了更多勇闯海外市场的勇气和动力。
让“合肥花”开遍全球
如今,钟茂林正把“生意圈”做得更大。
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八项行动要求,针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治理需求,为合肥苗木开辟了新赛道。
2023年,安徽对中东地区出口增长显著。其中,紫薇、红枫等本土树种凭借耐旱特性,成为沙漠绿化的“合肥方案”。
钟茂林告诉记者,紧抓机遇,他迅速打开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海外市场。
“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他们签订了一项协议,将我们视为合作伙伴,承接该国的苗木进口。”钟茂林说。
这种合作正持续扩大。
钟茂林说,这两日园区还将迎来一批新客人。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政府工作人员将抵达合肥,商议订购200万株桑树苗的具体事宜。“该国的养蚕厂房已搭建完毕,此次来肥,就是为了尽快解决蚕的‘口粮’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已将部分桑树苗的样品寄了过去。”对于这次合作,钟茂林显得胸有成竹。
以合肥为总部,今年钟茂林还准备在全球“布点”。
在全球布设的十大海外仓正在建设中,包含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下一步,我们要走买全球、卖全球之路。近期我们在国外引来了不少新品种,如德国鸢尾花等,现正无性扩繁,然后再上市。”钟茂林说。
钟茂林的转型故事,恰是合肥苗木产业从本土深耕到全球突围的缩影。
从专注于国内苗木市场,到打造国内首个苗木花卉进出口贸易港;从孤身闯荡匈牙利展会,到如今自贸园区内满载月季的货轮驶向波斯湾,他的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的节拍——这不仅是个人的远见,更是合肥苗木产业与世界需求共振的生动写照。
距离“中部花木城丰乐自贸园”约20公里之外是“中国中部花木城”。这里总占地1000亩,是集“展览、交易、科普、旅游”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是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也是全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所在地。
借助苗木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合肥市在肥西县打造苗木花卉总部经济集聚区。
数据显示,肥西县2024年苗木花卉种植总面积28.7万亩,苗木花卉交易总额7.6亿元。合肥依托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通检疫、物流等跨境贸易堵点,苗木出口实现“一站式”通关服务,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为合肥苗木添加更多“走出去”的动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合肥苗农的手机里多了国际订单的“提示音”,苗圃中培育的不仅是植物,更是乡村振兴与国际合作的希望。
这几日,钟茂林又变得忙碌起来。4月底,肯尼亚订购的10亿株桉树苗将迎来首批发货,用于当地生态治理。这批30公分的桉树苗,正如沙漠中即将绽放“合肥花”,将在非洲大陆扎根,为当地增添一份新绿。
逐“绿”前行,向“美”进发。未来,合肥苗木花卉还将加速出海,贸达四海,开遍全球。(记者 卫晓敏 周洪 蒋瑜香/文 徐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