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2月27日电 2月25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2025年全市重点领域专项普法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已经敲定。今年,合肥市将在文旅融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乡村振兴等四大领域开展专项普法活动。
在文旅融合领域,针对A级景区、旅行社、文化娱乐场所、星级酒店等文旅企业以及市民游客,合肥市将重点宣传与文旅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将普法宣传融入文旅执法全过程,在开展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和广电等领域执法行动,以及在扫黄打非相关工作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同时,把法治宣传与文艺表演、非遗展示等相结合,鼓励各地围绕文旅行业法律法规相关主题创作系列文艺作品,在非遗进校园、景区、商圈、社区、企业以及“送戏进万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进行展演。提炼本土法治文化元素,结合包公法治文化等创作一批体现合肥特色的文艺精品。
在市场监管领域,针对基层市场监管、涉企行政执法等领域,重点宣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等活动,成立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组织优秀专业律师团队,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法务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咨询、体检和培训等法律服务。另外,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电梯、公用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领域的专项整治,边整治边宣传。
在交通运输领域,针对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领域,重点宣传涉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从业人员和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增强法治观念。聚焦网约车、共享单车、网络货运平台等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针对平台企业、从业人员及用户群体开展精准普法。同时,在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案释法、释法说理活动,做好与“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制度的有效衔接,在切实纠正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过程中强化普法效果。
在乡村振兴领域,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农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宣传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法律法规,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对组织认定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法用法培训,持续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活动,激励引导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积极参与普法活动,探索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操作的学法用法模式。
自2022年以来,合肥市不断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已连续四年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普法,在征地拆迁、房地产、涉众金融、涉法涉诉、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依法信访、零工市场、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等十多个领域开展“靶向式”精准普法,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在重点领域共开展普法活动4789场,走访企业16463家,走访村居4286个,开展法治培训2635次,服务群众25万余人次,排查纠纷4.3万人次,调解案件3万余件,提出法律意见2974条。(记者 邵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