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3月26日电 3月24日,记者从合肥市自规局获悉,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探索实施“一码管地”数字化改革,通过搭建“一码关联”信息管理系统,为每块土地赋予专属“土地码”,实行土地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土地业务办理流程的信息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合肥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并优化了土地管理流程,形成“土地码”业务标准和规范体系。制定纳入“土地码”系统事项的数据标准,建立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共享机制,打通规划编制、选址预审、用地报批、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全链条的业务流和数据流。
依托不动产单元代码与项目中央代码“码上交互”,打通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住建部门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推动数据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汇集,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审批服务。截至目前,已通过一体化系统赋码办件超过31400个,其中包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内容。
此外,合肥成功构建了从项目策划、报批、供地、规划、验收、登记到监管的全生命周期多部门协同服务平台,实现了土地信息全面电子化,所有土地相关数据均可通过“土地码”进行关联、管理,系统提供实时更新和快速查询功能。通过“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合并审批事项、优化业务办理环节、共享成果材料,显著精简了审批流程,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