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1月24日电 1月23日,记者从合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获悉,2024年合肥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窗口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一码关联”等创新改革成果在全国、全省获得推广应用。去年,全市共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证明91.95万本,日均办证量达3693本,涉及抵押金额4408.21亿元。
去年全程网办业务35.14万件
去年以来,合肥深入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深化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改革,通过与上海、江苏、浙江和省内其他地市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不断推动“不动产智治”应用建设,完善“全程网办”的数据共享和应用功能,实现“一网”连接多地、“一窗”办成多地事。根据统计,全年共办理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业务35.14万件,网办率71%。
建立“跨省”沟通机制,明确以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跨省通办”业务模式。构建“帮办”服务体系。设置线下“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帮办代办窗口,为异地“全程网办”提供业务咨询、申请辅助、沟通协调等帮办服务,及时提供引导帮办等线下服务,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办事需求。
此外,为了精准定位服务企业与民众,通过科学加强大厅管理、扩展“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等举措,稳步推进“一窗办”、特殊人群“具体办”、延时错时“便捷办”、数智引领“自助办”,致力提供有温度、可感知、精品式的高质量登记服务。
新增办证资金托管账户
去年,合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与预告登记同步办理,银行运用预告登记结果作为贷款审批依据,实现由“合同签订,转移登记,抵押贷款”的传统模式向“合同签订,同步预告,按揭审批,组合登记”的积极转变,有效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为全面推进“交房即发证”,进一步明确购房资金流向,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新增办证资金托管账户。2024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建行庐阳支行开设托管账户。购房市民可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迅速便捷地查询相应的子账户信息,办证资金直接交至指定托管账户,保障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解决当事人因出差、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无法亲自查询困境,又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增设“产权人线上授权查询”服务功能,当事人可授权他人查询本人不动产登记资料,结果与本人查询结果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一码关联让土地信息可溯
去年,合肥依托不动产单元代码串联土地“规、征、批、供、用、验、登”全过程,完成与项目中央代码“码上交互”,实现一码关联。横向打通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住建部门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纵向建立“码上选地、码上供地、码上设计、码上建设、码上验收、码上登记、码上管地”的智慧管理新模式,让土地“前世今生”信息可溯。
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不动产单元代码汇集所需材料信息,改善了以往信息分散、关联查询难等问题,在不动产登记阶段,实现企业群众“零材料”办理,显著提升业务审批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该做法入选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十大案例。(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