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11月15日电 近日,全球最大氢能展——欧洲氢能技术博览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合肥本土企业阳光氢能携先进的制氢装备及柔性制氢系统解决方案参展,并现场与多个国际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展现了“氢”装上阵的硬实力。
目前,阳光氢能已经在合肥建成国内单体最大的制氢装备智能制造中心,凭借领先的柔性制氢技术及高效的交付能力,更是频繁在多个大项目中崭露头角。
阳光氢能是合肥发力氢能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将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制运储用”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为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阳光氢能碱性电解槽自动化装配产线
数字化赋能电解槽新产线
深秋时节,位于合肥高新区石莲南路的阳光氢能智能制造中心,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整齐列队的电解槽机器人正舞动着机械臂进行自动装配作业。
作为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制氢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阳光氢能智能制造中心于今年9月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由阳光氢能投资建设,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园区电解槽产能达3GW,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之一,电解槽则是制氢的核心装置。
镍网自动裁切、一体式自动紧固拉伸、电解槽自动放倒、智能自动蒸煮、智能打压及AGV自动输送……基于对电解槽生产工艺的持续钻研,阳光氢能主导设计了国际领先的碱性电解槽自动化装配产线,融合工业物联网、5G、大数据、虚拟仿真、高精度视觉等技术,开发并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装配工艺及创新的装置。
“该条自动化产线各智能单元经过深度验证、测试,整个电解槽装配过程全自动化,对产品制造、设备运行、人员活动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确保产品制造过程可视化及可追溯,生产效率提升60%。”阳光氢能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证测试方面,阳光氢能智能制造中心建立了数字化实证测试体系,其标准化测试贯穿产品研发、验证及生产流程。其自主研发的智慧氢能管理系统,则能够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展示,可实时监测、告警管理,对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统计分析,进而智能优化产品测试方案及生产流程,同时,确保产品出厂前经过完整、严格的测试,为品质保驾护航。
此外,阳光氢能深入推进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感知、决策、协作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建立了人机协同、柔性制造的智慧运营模式,实现生产计划的快速响应和动态调整,对生产线异常情况的自动预警和优化建议,从而摆脱传统生产管理的局限,实现效率、质量和敏捷性的全面提升。
在众多项目中“大显身手”
2024年5月,阳光氢能12套1000Nm3/h碱性制氢设备陆续抵运大安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场,并顺利完成安装。
作为业内唯一一家在该项目上电源、制氢设备双双中标的厂家,阳光氢能针对项目特点、地域环境、技术要求,提供从PWM制氢电源、碱性电解槽到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的全套制氢设备及解决方案。
6月和8月,在全球最大规模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示范项目中,阳光氢能再次连续中标制氢电源和电解槽设备,同样是该项目唯一一家制氢电源与电解槽设备双双中标的企业。
9月,阳光氢能高效交付的1200Nm3/h碱性电解槽在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试车成功,氢气纯度高达99.999%,直流能耗低于4.3kWh/Nm3,助力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以来,阳光氢能接连在众多大型项目中“大显身手”。柔性制氢解决方案,则是其脱颖而出关键。
何为柔性制氢?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特点,运用灵活、高效的制氢方案,从而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气,实现能源的储存和电网的调峰。
“我们以制氢电源为切入点,提出了柔性制氢解决方案。相对于以往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它具有高效、灵活、安全三方面的突出优势。”阳光氢能解决方案总监唐汉表示,系统可以做到每秒10%的响应速度,30%甚至25%的低负荷运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
另外,阳光氢能开发的智慧氢能管理系统,引入了大数据算法分析,帮助电解槽适应每秒5%以上功率浮动的同时,实现多台电解槽同时工作、集群控制。
合肥公交集团氢能源公交车
抢占新赛道的制高点
当前,氢能已成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点布局的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是氢能产业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各地都在抢占这条新赛道的制高点,合肥也不例外。
2024年1月,合肥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开通运行。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首批氢能公交的上线,补齐了合肥新能源汽车的种类。截至8月末,首批23辆氢能源公交车已安全行驶75.41万公里,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54.48吨。
氢燃料汽车是利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由于消耗的是氢气,排出的是无污染的“纯净水”,可以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相比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加氢时间短,10分钟即可加满;续驶里程长,一次加氢续驶里程可以达到300km以上。
为向23辆氢能源公交车提供补给,合肥公交集团建设的经开停车场加氢站已于7月试运行。这也是合肥市区内首座氢能补给站。该站系日加氢500公斤、加注压力达35MP的固定式加氢站,配置加氢机2台,储罐容量9立方米。
近年来,合肥市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将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出台《合肥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计划》《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氢能“制运储用”关键环节持续发力,集聚明天新能源、阳光氢能、科威尔等一批上下游企业。
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合肥积极营造以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创新生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氢能领域省部级科创平台5个,在储运装备、氢燃料电池、检验检测等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合肥通研院具有全国唯一的高压储氢罐检测资质,开发的超高压储氢瓶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国际领先。
在应用推广方面,合肥谋划制定了“公交先行、专用跟进、储能谋划、其他有序”的氢能规模化应用路径,先期聚焦交通领域,后续在冷链物流、水面船舶、储能电站等领域探索开发一批氢能应用场景,营造氢能产业发展良好环境。(记者 李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