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1月24日电 过去一年,合肥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5万人、高技能人才16.1万人,新认定高层次人才增长1.1倍,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十强,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第36位、前进4位。
城市与人才最好的关系,是共同成长和相互成就。
2024年底,聚焦高端科学仪器领域,以量子精密测量优势技术为核心,打造科学仪器行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集聚示范基地的量子科仪谷项目,一期完成竣工验收。
“量子科仪谷项目由我们公司投资建设,意在提升量子精密测量与高端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水平。”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贺羽介绍。
从2009年来到合肥上学算起,贺羽已在这座城市度过了16个春秋。完成学业后,贺羽便在合肥开启了创业之路:注册成立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量子精密测量等技术和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
“作为创业者,我们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合肥是一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人才资源。”贺羽说。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数据显示,近三年合肥市累计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近100万人,人才总量超264万人,为产业发展汇聚起强大动能。以国仪量子为例,创立九年间,已相继推出首台国产商用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全球首台面向大众的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国内首台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等商用化产品。
“多年来,合肥市想企业和人才所想,持续营造尊重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让更多的人才专心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去。”贺羽介绍,目前企业招聘的博士能享受入住远低于市场均价的人才公寓、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各类政策,还有机会加入公司省博士后工作站,在站期间单人累计补贴最高可达66万元。
引来人才,带动产业,截至2024年底,合肥已拥有量子产业链企业超70家,其中量子核心企业超30家,产业链企业实现营收近40亿元。同时,合肥正稳步推进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力争到2027年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旗舰企业和领军人才。
为助推更多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近年来,合肥人才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充分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2024年5月,市委人才工作局揭牌成立,倾心打造“人才之家”,服务人才安居乐业、助力人才建功立业;
迭代升级线上“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强500余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构建贯穿求职、落户、安居、就业、创业、生活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全面推行“合肥人才码”,集成八大板块40余项服务场景,人才扫码亮码即可享受交通出行、文旅休闲、教育医疗等全方位优享服务,全年惠及人才21.7万人次……
“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推动科创产业联动、人才项目合作,努力让‘养人之城’更养人、‘创新愉快’更愉快。”市委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许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