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3月28日电 3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发布《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以下简称《若干政策》),聚焦服务业20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提出32条政策举措,综合采取直接奖补、项目贴息、场景补助、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以“真金白银”推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最高奖励可达120万元
为支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若干政策》聚焦互联网服务、物流供应链、设计检测、节能环保、实验外包、商务咨询等6个重点领域,支持企业“爬坡过坎”,对达到相应规模且快速成长的企业,以及跨档上台阶企业,最高奖励120万元。
围绕补齐高端服务业短板,支持国际物流、检验检测、涉外服务、金融租赁等领域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最高奖励100万元。
支持各市发行“服务券”,享受省级资金30%~40%补助,助力专业服务企业开拓市场。鼓励各地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促进重点行业增长实现新突破。
优化生活性服务业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聚焦文化演艺、会展赛事等重点领域,支持举办高品质演唱会和体育赛事活动,对每站累计售票3万人次以上的演唱会以及1.5万人次以上的体育赛事和展会,给予最高80万元奖励,省外观众占比多的“加码”支持。
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吸引高能级首店落地,对中国(内地)首店、安徽首店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举办演艺节目首演首秀活动的院团,按累计售票规模分档给予最高40万元奖励。
深挖新型消费潜力,贴息支持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商文旅体融合等领域重大项目,最高支持可达300万元。
创新实施结对礼遇活动,鼓励皖北8市面向长三角结对合作帮扶对口城市发放文旅消费结对礼遇优惠卡(券)。
近期,省发展改革委还将研究出台促消费一揽子政策,全方位推动安徽省消费扩量提质增效。
打造高能级创新发展平台,AI赋能项目贴息“再升级”
坚持集聚化、品牌化、标准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发展平台,对省级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和省级以上物流枢纽基地内的重大服务业项目给予贴息补助,支持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检测认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中试基地,对AI赋能项目贴息比例再提高10%。
针对服务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梳理建立服务业企业白名单,推出专项融资担保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业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聚力培育“皖美消费”新场景,支持OTA平台开设“皖美消费”专区,鼓励打造线上线下综合消费帮扶平台,最高补贴200万元。支持各地举办“皖美品牌周”系列活动,鼓励主导制定重点领域省级、国家级标准。
引导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探索创新,加快培育引进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领域数据服务领军企业。
探索建立服务业担保专项代偿补偿机制
安徽省将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职能作用,围绕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政银担合作,探索建立服务业担保专项代偿补偿机制,采取风险分担、风险共管的模式,对承保机构担保代偿损失给予风险补偿,开展“一产一策”担保服务。
鼓励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发服务业企业融资担保产品,集聚各级各类资源靶向施策,提升担保支持的精准度,并强化数字赋能,加大业务线上办理力度,采用“见贷即保、批量担保”的业务模式,持续为安徽省服务业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担保服务。着力推进银担“总对总”、徽担“总对总”、地方批量政银担业务合作,对符合条件的业务,纳入政银担风险分担。
政策“滴灌”,合肥培优产业土壤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年合肥市将出台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
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个性化需求,特别是现代物流、贸易会展等短板领域,制定差异化条款。诚恳招引产业急需、填补空白、高端紧缺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投资及设备更新予以支持。支持建设研发设计、软件信息、检验认证、现代物流、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对运营情况优秀的予以奖励。
在鼓励业态创新方面,合肥将大力支持品牌首店、重磅展会、体育新场景、冰雪项目等落地发展;积极拥抱数字创意新蓝海,深耕数字广告、动漫游戏、工业设计等新业态,给予精准支持。
为轻资产服务业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鼓励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推介全市楼宇、园区资源等,打造全方位多维度支持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最佳土壤。
据了解,202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7452亿元、增长4.9%,占GDP比重提升至54.2%,创历年来新高。2024年合肥服务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5500亿元,占全省分别达29.8%、39.7%、22.8%。(记者 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