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以来,埇桥区芦岭镇通过盘活闲置厂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等方式,引进服装厂、文具厂等小型加工企业,使居民在家就业,就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拓宽就业门路。
芦岭镇镇政府扫描“沉睡”资源时得知科鸣农机有一批闲置厂房,随即帮助联系项目入驻,积极帮助联系了两家服装生产企业,现已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目前正常开始生产,长期闲置厂房问题得到解决。
落户于芦岭镇的丰耀服装厂,是一家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主要生产衣服。厂房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有裁剪、缝纫、压花等设备100余台,年产量可达15万条。
宿州市丰耀服装负责人刘宗强告诉记者:“乡村的广袤天地大有可为,我们企业也正用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今年六月份公司在芦岭镇正式揭牌,公司能提供四十余个就业岗位,预计年生产服装十五万件。”
今年34岁的顾毛廷是芦岭镇人,家中收入来源主要靠传统种植业。由于要照顾家庭,她不能外出打工。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农忙过后,顾毛廷就愈发“闲得慌”。自服装厂建好后,她就在这里成了一名工人。
“现在镇上建起了服装厂,我们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我以前在苏州就干过这个,对缝纫技能上手快。现在这个工作很轻松,不仅能挣到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顾毛廷一边熟练地缝制衣服一边高兴地说。她的双手在机器间灵活穿梭,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珍惜。在她身旁,工友们也纷纷点头赞同,车间内洋溢着一片和谐与干劲。
无独有偶,在闲置厂房的另一层,缝纫机“嗒嗒嗒”欢快地“歌唱”。北哈狼制衣有限公司的车间,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北哈狼制衣有限公司主管潘万朵告诉记者:“我们工厂是从浙江台州通过招商引资过来的,这里有闲置厂房解决用地问题,还能满足我们的用工需求,现在厂里有70余人上班。”
让“沉睡”的“闲置资产”活起来,芦岭镇紧扣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目标任务,探索打造“社区工厂”新模式,构建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就近就地就业新格局,实现群众安居乐业。芦岭镇副镇长申英华表示:“将服装厂引进到芦岭镇闲置厂房中,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的资产和闲置劳动力,实现了老百姓就近就业,还壮大了集体经济,推动了乡村振兴。”(郭一鹏 孙启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