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11月4日电 芜湖市镜湖区着力挖掘政务公开的平台作用、延伸服务触角,充分发挥“政府开放日”活动、政策文件全生命周期公开、政策气泡图“三个抓手”功能,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民互动格局,增进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商户、企业对政府政策的支持。
依托“政府开放日”活动,商文旅密切联动
今年以来镜湖区共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9场,内容涉及文旅、民生实事等内容。活动专业性强、人群覆盖面广,有效宣传区政府相关政策,得到了参与群众的广泛认可。由区文旅体局承办的“畅游镜湖·幸福生活”政府开放日活动,让区内优质文旅资源“镜里观芜”城市快乐巡游季活动、“唤醒长江”芜湖咖啡文化节等各类活动在开放日中集中宣传展示,全面提升镜湖区中央商务集聚区品质。同时组建商文旅政策宣讲服务小组,在活动中解读“徽动消费、乐享镜湖”促消费行动方案、《2024年镜湖区夜间经济实施方案》、非遗项目申报政策等惠民政策。“开放日”活动助推镜湖区商文旅再开新格局;文旅联合,推动消费再上新台阶。今年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240万元,1-9月份,镜湖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57.6亿元,同比增长2%。
政策文件全生命周期公开,解锁文件“长尾”效应
镜湖区从源头规范文件发布。立足统一平台优势,以市级节点为中枢,实现市、区、街道三级数据联通。确保政策文件发布同质同源。同时,开设重大行政决策文件全生命周期专栏,整合政策文件制发过程的全流程信息。本年度共发布8场决策制定阶段的公众参与信息,2场执行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邀请专业评估机构对以往年度文件执行后情况实时研判评估,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镜湖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2022—2024年)和《关于做好“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工作行动方案》的执行后评估报告。
创新工作,打造《镜湖区关于进一步推进餐饮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转换管道天然气工作实施方案》思维“气泡图”,并将其制作成实地宣讲的材料放置在专区政策咨询台。让群众即使没有现场参与政策宣讲活动,也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文件信息,满足受众对文件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依托专区场地,利用“气泡图”持续发挥政策文件的“长尾效应”,让公众对重大决策的了解、反馈和政策运用持续在文件的执行过程中。以“瓶改管”为例,小商户通过“气泡图”了解最新的补贴政策,及时联系业务承办部门,一条龙完成业务办理,以最快的速度让实惠“落袋为安”。
持续发挥政务公开专区的“画板”作用,解锁专区新格局
专区一扇门,通办一生事。政务公开专区政策咨询窗口联动区政务服务中心已进驻的11个业务部门和82个窗口,实现政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个人事项100%“全程网办”。累计办件69131件,满意度达100%。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认领、编制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实施清单5061条,并进行动态调整。先后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等5地签署了“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或合作框架协议,解锁“跨省通办”合作新格局。专区来搭台,诉求全反馈。建立并畅通多元化诉求反馈机制,通过“政策咨询窗口”、镜心办小程序等渠道反映企业“诉求”,确保群众和企业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今年以来,共接待办件32件,累计帮办代办3300余件。专区助推惠企,服务再优化。推进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皖企通政策上线和兑现工作。“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累计为277家企业和1238名居民实现了“免申即享”“限时即享”政策兑付,共发放资金2040万元。
下一步,镜湖区将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整合栏目设置、优化信息发布内容,推动基层政府管理服务更加透明规范。线下进一步发掘政务公开专区的功能,根据群众需求进行差异化建设,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升互动交流体验,切实保障公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来源:镜湖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