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3月19日电 3月18日,记者从安徽省税务局获悉,全省税务部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通过创新举措推动残联、税务等部门信息数据实现实时共享,建立全面、实时、动态的残保金信息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加强残保金的征收管理,为保障我省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坚强后盾。
税政“礼包”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启迪电子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内一家制造业企业,现有残疾人员工占比超25%。税收政策提供的支持,让企业更有底气增加残疾人岗位,进一步提高残障员工福利待遇。
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表示:“通过税务部门的政策辅导,我们安置了23名残疾人,不仅减免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还减免了180余万元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在优惠政策落实方面,安徽省税务局全力推动残保金缴费30人以下免征和分档减收等优惠“免申即享”,点对点推送残保金优惠政策提醒142.79万户次,实现残保金优惠精准落地。
同时,采取措施全面落细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2020年以来,全省1459户次企业享受吸纳残疾人就业增值税退税15.14亿元;11401户次企业享受安置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减免企业所得税9.84亿元,全省残疾人个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业务,尽数落实免征增值税优惠,有力地促进了多渠道扶持残疾人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推出“远程帮办+上门服务”贴心套餐
除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帮扶,全省各级办税服务厅结合办税需求,为残障人士设置了残疾人办税缴费专窗、无障碍通道,配置爱心专座,提供相关便民物品。
专门推出残疾人办税缴费“远程帮办+上门服务”贴心套餐,线上通过远程协助指导纳税人居家使用电子税务局办理部分业务,线下积极组建“税务蓝+志愿红”志愿服务队,为重度残疾纳税人办理发票代开、税款缴纳等复杂事项,以行动传递税务温情。
“通过税务局的‘云课堂’,我学会了开电子发票,目前在电商公司做客服,月收入有4000多元。”肢体行动不便的陈女士表示,很感谢税务部门对残疾人群体就业的帮助。
此外,全省各级税务部门积极融入地方扶残助残联盟,联合开展残保金政策落实、调查研究、下沉指导等相关工作,着力提升共治水平。
近日,安徽省税务局、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还联合发布通告,明确2025年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时间为3月1日至10月31日,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责任,加快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记者 吴奇 通讯员 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