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2月13日电 2月12日,记者从合肥市邮政管理局获悉,2024年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9.46亿件和138.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9%和16.42%。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5亿大关,提前71天超2023年全年总量。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合肥市协调推动邮政快递业纳入市战新产业专班、大物流体系专班、低空经济专班,加快智慧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创新助推“快递服务品质提升”专题研究、专班推进、专业操作、专人落实。
2024年以来,一批智慧场景投入应用。据统计,全年全市共305辆快递无人车上路运行,238处24小时无人驿站建成投用,4条无人机“空中邮路”顺利首飞。同时,创新试点“地铁+快递”寄递新模式,投用全省首批邮政轨道快递小站为用户提供多项邮政寄递服务,启动省内首条“无人车+地铁”联运线路,快递整体时效提升0.5个工作日。
为推进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合肥市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部署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和客货邮融合发展“双提升”“双示范”工作,推进农村寄递服务从“有”向“优”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开通公交运邮线路72条,建成64个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交邮合作”站点及线路数居全省首位。实现村级寄递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其中稳定运营站点550个。
“我们还与全市各邮政快递企业签订《寄递企业生态环保工作承诺书》,积极开展绿色快递‘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医院)活动,鼓励企业扩大绿色环保投入。”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导企业使用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无人分拣设备、智能快件箱、无人车和无人机派送等绿色环保应用场景,争创绿色快递示范站点、示范产品等绿色快递示范项目。
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支持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被纳入合肥市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年内兑现快递业发展奖补资金570万元,带动邮政快递业新增智能化技改投资2500万元。招引圆通、中通、极兔等快递总部企业及白犀牛、新石器等无人配送领域重点企业赴肥开展全方位合作洽谈。
“今年,我们将持续强化行业科技创新应用,扎实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该负责人表示,同时着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水平,加快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记者 李润媛 实习生 吴恬 通讯员 胡雨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