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10月10日电 当主场的灯光悉数暗淡,合肥聚变堆园区里,一个硕大的科技装置,却慢慢从黑暗中,“蜕变”出一副斑斓的模样。光影交错,美不胜收。“是核聚变的反应形式,也是1/8个太阳的灿烂。”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张兆宏表示。
利用各种灯光让这个大科技装置演绎出不同的状态,是第二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周最动人的地方。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科技装置“技术硬核”的一面,更可以看到,通过这些技术,装置所能演绎出的各种艺术形态。“很震撼。”张兆宏说。
“科学和艺术,在山顶上汇合”
科学与艺术的表达,此次活动对于合肥这座城市来说,并不是“第一步”。在科技“遍地开花”的当下,这座“科技之城”始终在探索着如何用更加艺术的方式,向大众告知科学的“美”。“颜艺兼修”的合肥,一直在路上。
艺术的表达场地发生更换,最终的效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鲜有人能从万般可能中确定出一项答案,张兆宏也表示自己难以设想,艺术作品一旦走出画廊和美术馆,会有怎样的表现。
然而,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合肥给了他一个尤为震撼的答案。10月1日至10月7日,第二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周在庐阳区三十岗乡大科学城聚变堆园区举办。
彼时,一个硕大的大科技装置吸引了许多市民注意,光影在其上流转明暗,“映射”出太阳的辉光,又散播出皎月的柔白,日月同辉,“翻腾”出动人的科学“光彩”。
“内心都被完全打开了。”张兆宏说,这是一档联合了八大美院科技艺术专业的师生,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华人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名为“Mapping”的灯光秀。在科技装置上加入艺术元素,张兆宏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行创作,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最终成为令他激动的惊喜。
“我们平时都是在美术馆和画廊里做艺术,那种空间很小很局促,这次搬到厂房里来,在如此巨大的装置上创作,有种制造了一个世界的感觉。”这是一次属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碰撞”,装置不再“冰冷”,艺术有了新的表达“场地”,放眼全世界,张兆宏激动地说道,“这也是全球首例。”
早在两年半前,张兆宏就已经看到了合肥科技土地上所孕育的无限可能。彼时,朋友邀请他到合肥的科技产业进行参观,巡遍整座城市,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合肥科技,很有活力”。
活力代表着“新生”的希望,也代表着与艺术结合的机会。因此在今年萌生科技+技术念头时,张兆宏选择落户合肥,在这里验证自己的猜想,而结果并未令他失望。缓缓转动、光影斑驳的大科技装置,留住了许多人的目光。
一个是极致的“理性”,一个是极致“感性”,科学+艺术的“反差感”,听起来总难免令人费解。但张兆宏解释道,任何内容都是艺术的“载体”,科技亦然。“我们能够借助树叶创造出一幅自然的画,也能够利用科技装置,绘出遥远的天宫图景。”在科技中找艺术的唯美,在艺术中看科技的盛大,张兆宏说,科技+技术,终究会成为时代的新趋势。
他希望两者能够交融,“艺术不仅是给科技做配套,更希望艺术能够介入到科研中,提供另一种想法,推动科研的另一种创新”。相辅相成,科技+艺术才能实现1+1>2的效果。“科学和艺术往往是山底下分开,山顶上汇合的关系。”
兴趣和想象力呼唤更多艺术
对科学与艺术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合肥早已行动。
2023年10月24日,首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节在合肥奥体中心开幕。书法机器人、数字动画技术打造的裸眼3D巨大立体方块造型,正通过生动趣味的方式,向到来的游客,展示着科技中的艺术魅力。
“物资”多,利用的人才也要相应增多。科学+艺术的内容转变,便是合肥向诸多青年才俊发出“邀请函”的“伏笔”。“为什么要投身科技?”“科技美在哪里?”只有真切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勾起无数人才的心,吸引其投身这片沃土。
科学+艺术,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对“科技美”的体验,和一片巨大的想象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潘承辉认为,如今科学艺术课程的教学大多借助了人工智能的科技手段,但都比较浅显。“想要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想象力,还需要更多艺术的介入。”(记者 王书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