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步入快车道。近日,亳州市印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多重利好政策和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亳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古井集团龙瑞玻璃公司柔性化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喷釉、自动上下瓶、自动检验等工序都配置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设备,目前,整个车间自动化设备的联网率已经占比90%以上。
龙瑞玻璃总投入约5940万元,推进企业“智改数转”,通过引进新设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积极构建深加工数字化云平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积极推动深加工数字化云平台建设,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70家以上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动供应商提升过程管控水平,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供货质量合格率97.23%,内部玻璃瓶损耗比例同比下降0.95%。”古井集团龙瑞玻璃公司深加工中心经理朱志远说。
亳州市锚定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其中,2023年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203家。
《亳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从2024年起,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3家以上,积极培育古井集团创建“数字领航”企业,每年打造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家以上,每年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1家,每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比例3.2%左右。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到2026年,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向深度应用推进,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双跨型、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数量达到5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投资与规划科科长李梦介绍,亳州市工信局联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广泛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帮助企业找准业务流程痛点,为中小微企业开发成本低,使用便捷的小、快、轻、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目前已为全市189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评估诊断服务,2024年计划新增数字化诊断企业200家。《亳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点”上样板带动,加快“看样学样”。依托市级工业大脑汇集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金融机构,分析改造需求和融资需求,提供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线”上发力,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链条延伸拉长,支持有基础的企业围绕强基础、建平台、延链条开展集成应用创新,打造行业应用场景“一链一策”,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面”上区域联动,集群协同数转。《亳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开展“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引领,引导省级工业园区联合基础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遴选总包服务商,针对本地优势产业,制定“一区一业一样板”的数字化转型总体工作方案,加快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