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安徽12月13日电 近日,“国之重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正在合肥科学岛进行新一轮实验,这个俗称“人造小太阳”的大科学装置承载着人类的“终极能源梦”。
与此同时,在距离合肥科学岛3公里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里,承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等一批“国之重器”的园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创造着一项又一项工程建设新纪录。
BEST项目效果图
新纪录背后是成千上万名建设者保障“国之重器”的劲头和使命,更是一座城全力以赴服务“国之重器”建设的决心和担当。
两个月前,合肥科学岛的科学家们专门为园区建设的工友们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科学家们的手与工人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激情碰撞,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从BEST出发,一起来揭秘!
一片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热土
初冬的合肥,寒意渐浓。西北之处,激情澎湃。
在合肥庐阳区北部和长丰县岗集镇南部,有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正是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核心区。
随着一栋栋建筑的拔地而起,一个个大科学装置在这片园区里悄然锻造着“钢铁脊梁”。
大科学装置,是开展基础研究、实现科技强国的“国之重器”。
自2017年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合肥牢记“国之大者”,举全市之力,奋力在科技强国的战略布局中担纲承梁。
2018年10月,合肥启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由此正式拉开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的大幕。
2021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之下,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建设方案,统筹规划80平方公里扩展区和19.2平方公里核心区。
在核心区,分布着合肥先进光源、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合肥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攀”科研高峰不易,铸“国之重器”的园区也不易,建设和打造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项目园区,要面对数不尽的挑战。
这种挑战,许晓梁深有体会。
许晓梁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专业负责人,从事建筑结构设计行业已近20年,曾参与诸多复杂建筑的设计,如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和上海中心大厦等。
然而,面对BEST项目,许晓梁坦言,其设计的复杂程度是他第一次遇到。
“该项目的难点在于,它不仅是给人用的,更是给机器用的。最重的一台机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的1/6。”许晓梁介绍,因为既要满足大科学装置的实用需求,又要在外观上体现建筑的艺术性,打造辨识度高的地标建筑,对土建设计来说难度极大。
经过两三年的反复打磨,同济设计团队最终拿出项目设计方案,设计灵感源于可控核聚变过程本身。
从建筑的设计效果图看,中间部分是氘与氚在强大磁场轨道约束下实现聚变,两翼犹如南北淝水向中心汇聚融合,暗合“合肥”称谓,也寓意科技英才在此汇聚、追梦。
外观设计尚且如此艰难,内部系统的构建就更加复杂了。
在BEST项目建设现场,记者顺着脚手架向下爬,来到地下16米的位置,这里是BEST项目冷却系统的一间排灌室。在这间约600平方米的房间内,墙体、屋顶和地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约三四百个预埋件。
“在冷却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中,由于科研需求和数据的变化,往往需要调整预埋件的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使得建筑工程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机械工程师张涛涛介绍。
这种“不确定性”给项目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
合肥市滨湖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工程建设处处长张超介绍,有别于一般的房建项目,BEST项目拥有23个科研工艺系统,仅预埋件就有2.6万多个,工艺系统极为复杂且充满变化,对建筑工程要求标准极高。
超深基坑、超大直径、超大跨度、超大平面大体积砼、超高预应力剪力墙,张超将BEST概括为“5超施工”。
“工艺设备与建筑要严丝合缝且须一次成功,无试错可能和容错空间。”张超感慨,放眼全国,BEST项目建设无先例可循。
一场“巨大”与“精细”的较量
“国之重器”承载着科学家们的梦想,而保障服务“国之重器”的建设,注定就是一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硬战”。
走进BEST项目工地,随处可见一根根耸立的钢筋和一面面大体积混凝土,钢管纵横交错,搭建成一个个脚手架,穿梭其中,宛若一座巨大的“钢铁森林”。
与普通建筑相比,这里的基建设施都属于“大个子”,往往一根钢筋就重约200斤,需4人合力搬运操作。
BEST项目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约244.64亩,建筑面积约15.37万平方米,有望率先建成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对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大体积混凝土。”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BEST园区项目办副主任王兵说。
以承载BEST主机的底板为例,根据BEST主机的体积和重量,底板最厚处达10.1米,墙体厚度须在1.5至2米之间。这种超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在国内尚无先例。
没有先例借鉴,那就自己摸索。
今年初,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工程处与BEST项目办赴上海邀请院士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成立院士科研攻关团队,经过两三个月的实验,研发出低温升、高抗裂混凝土配比方案,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
4月25日,BEST项目底板迎来第一次混凝土浇筑。一辆辆满载60吨混凝土的车,不间断地在施工现场往来了170多次,终于顺利完成了第一次混凝土的浇筑任务。
一边是超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另一边是安装误差须控制在“毫米级”。“巨大”与“精细”这两个矛盾体,集成在BEST项目的建设过程,考验着建设服务保障团队。
在BEST项目的核心区,有一个巨大的基坑,底部区域竖立着16根粗大的无磁钢柱,每根钢柱长约7米、重约20吨。按照科学家们提出来的建筑规范,钢柱在吊装时定位误差在负2毫米至正5毫米之间,且表面要求绝对平整。
“我们曾先后吊装了多次,都以失败告终,始终不能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王兵说,在建筑行业内,钢结构误差是以厘米计算,但现在一下子缩到毫米级。
近乎“苛刻”的精度要求,让工程建设一度陷入困境。
“是不是测量工具有问题,超出了建筑测量仪器的精度范围。”这一大胆猜测让建设保障团队重燃信心。他们向合肥科学岛借来了用于实验的精密测量仪器——一种国内领先的全站型激光跟踪仪,并在吊装后通过“一次初校、二次细校、三次精校”,终于确保了安装的精准度,保障后期工艺能够做到严丝合缝。
一个个难题的顽强攻克,一项项工程的有力推进,看着每天都在不断向上“生长”的园区,合肥市滨投公司总工程师王锋不由感慨:“这不仅是一个建设项目,更像是一个‘生命体’。”
“设计建造的过程就是其产生成长的过程,就像人生,都是一次性的,特别是重大的投资项目。”王锋说,团队始终坚持以“工程建设项目”为核心的建设管理理念,把这一项目当作“生命体”,摸准它的脉搏,随着它的跳动与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原因,及时调整,以保障和服务“国之重器”建设的责任感和担当感,全力以赴确保建筑与工艺的高度融合。
一场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变革
“高度融合”,既是对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是对各方协作的极致考验。
在BEST项目现场,每天都有1000多名建筑工人精密施工。他们是建筑行业的佼佼者,有曾经承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班组,也有参与上海西站建设的班组等。
2.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作业面被
分成17个区域,钢筋工、木工、瓦工、脚手架工等工种分配到各个区域内流水作业,一道工序接一道工序,既互相竞赛又优势互补,BEST项目的施工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左右。
工期提前是一种“结果”,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机制体制是高效施工的“内因”。
“一线解决不了的问题,管委会立马接手,再不能解决,市里立马接手。”滨湖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的力量,合肥建立了三级调度机制——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点调度,多名副市长分别负责日常工作调度、资金调度、规划建设工作调度,做到分工负责、高效运转、协同发力。
而在建设最前线,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创新了7项工作机制——一线工作法、建筑与工艺联动设计及BIM互查、日调度周调度月总结、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高水平专家团队咨询、全过程联合验收、廉洁工程。
这些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BEST项目高质高效建设。
其中最为高效的是,BEST项目打破了以往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分头作战的工作模式,实施“三师一线工作法”,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让科研单位的总工艺师、建设单位的总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总建筑师驻扎一线,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碰头、就地解决。
郑磊是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工艺系统协调负责人,BEST项目启动后,他的办公室就搬到了工地附近的简易房。
在他的电脑上,显示着BEST项目的建筑模型,这正是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中引入的BIM循环工作法。
通俗概括,BIM技术让工程现场可视化,将建筑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型。
“依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约400人团队,建立工艺系统设备总体BIM模型,与基建工程BIM进行结合,相互检查。”郑磊介绍,整个过程中,设计BIM、施工BIM、工艺BIM三方会校核百余次,检查校正干涉碰撞近千处。
以安装工艺门为例。安装之前,项目团队利用BIM技术模拟,发现工艺门会碰到许多预留的管线,并且墙体的承重不足。结合反馈的数据,项目团队相应调整管线预留位置,加固连接工艺门的墙体,将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未然”。
将办公室“搬到”工地的还有建设保障团队。
离BEST项目工地不到百米之处,有一处闲置的楼房,随着工地的开工,这里已成为办公楼。滨湖科学城成立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6个工作组,近70名建设保障精锐力量,每日都在现场调度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
随着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推进,一场因保障大科学装置建设而掀起的体制机制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开展。
合肥滨湖科学城正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小管委+大公司”的运营机制改革。
未来,他们将进一步放开手脚,让科技打头阵,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建成科研要素更集聚、技术创新更活跃的一流科学城。
一次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碰撞
今年10月,在聚变堆园区的大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京腔徽韵专场演出。台上站着致辞的科研人员,台下坐着200多名建设工人。
这是一场由合肥科学岛科研人员筹办的晚会,以“戏”的方式,感谢和慰问参与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工友们。
回忆起这场晚会,李天波仍然心情激动。来自四川的他是BEST项目建设班组的小组长。今年初,当他得知BEST项目时,便主动向公司请缨。
“因为这个项目,我们的手和科学家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他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使命,能参与‘国之重器’的建设,这是建筑人的荣誉。”李天波感慨道。
通道口设有刷鞋池,不能带土尘入基坑;施工现场人员的鞋底须清洗,避免防水层受到污染;每根无磁钢筋的端头“戴”保护帽,保护磁导率……对项目建设的难度,李天波早有心理准备,令他意外的是,施工细节处处“较真”。但他和工友们都深知,“较真”是以精细化的措施,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这种“较真”,也体现在科研人员身上。
在工地上,大家经常可以见到院士、教授等科研人员的身影,他们背着测量仪器,跳进深坑、趴在工地上测量预埋件的安装精度。“每次看他们测量,我们就像是经历一场考试,从他们的表情和频频点头,我们知道考试是通过了。”
一次次的过关,一次次的满意,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科研人员专门举办晚会,感谢和慰问工友们。
创新求实的科学家精神感染着团队,周到贴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也温暖着大家:酷暑时的清凉风扇、绿豆汤、冰西瓜;寒冷时的暖气空调、食堂火锅,还有24小时开放的工友服务中心等,这些让工地上1000多名“李天波们”有了家的感觉。
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内生力,激励着建设团队全力以赴。如今,这片合肥郊外的西北之地,正在蜕变出一座最美科学城:
从空中俯瞰,合肥先进光源园区宛如一只观察微观世界的“眼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像是一朵绽放的三瓣花朵;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项目外形,酷似聚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运动轨迹……未来,它们是一件件助力科研人员攀登科研高峰的“国之重器”,也是一座座以工匠精神打造的城市地标。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实现了“双向奔赴”。
截至目前,BEST项目已完成工程建安总投资的20%;合肥先进光源园区主体建筑3200多根桩基施工已完成,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已完成90%……在19.2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已全面实施9个大科学装置(已建成3个、在建3个、预研3个)、深空科学城、科学家小镇、中国科大天都校区等标志性项目和29条路网项目。
一座科研“圣地”、田园耕地、旅游胜地相得益彰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正在逐渐展现。
在有形的建筑正热火朝天推进之时,另外一项无形的设计也在有序开展——为高效推动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推动成果转化的相关顶层设计同步进行,蓄力新质生产力,结出更多“科研硕果”。
牢记“国之大者”,保障“国之重器”,服务“国之栋梁”。
如果说梦想是科学的翅膀,那么这里是梦想起飞的地方。在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无数科研人员和建设保障人员正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和担当,放开手脚创新创造!(记者 蒋瑜香 刘小容 叶琳玲/文 高勇/图)